
如果翻翻歷史,特別是翻翻古代精美物件、絕妙建筑,那叫一個嘆為觀止羨慕不已!
看看這巧奪天工的技藝,經過數百年的洗刷還依舊美麗。我們現在老百姓一邊念著消費者權益喊著315打假,一邊還花錢受一肚子氣,一再看看老祖宗傳下的物件,各個尊貴品質,小件的文物,千百年下來,精美耐用依舊。大件的古樓古墻,扛了幾世紀風雨,地震洪水面前都挺??!眼熱的恨不得穿越回去!
但羨慕之中,卻也是一個簡單的愿望:什么時候,我們買到的東西,能更靠譜的好一點!
這個愿望,往小了說,是生活品質,往大了說,卻是國家的尊貴品質。再心胸開闊,也必須要講究??稍趺粗v究?一句老話說的好:沒有規矩,不成方圓!
高貴品質的中國古代制造,就是被規矩管出來的,不信?老科給你說道說道~
嚴防豆腐渣工程
中國古人的工藝技術里,一大場面,就是強大的工程技術,好些幾千年屹立不倒的強大建筑。
其實放在古代歷史上,這件事歷朝歷代,也常叫不少王朝頭疼。而中國古代一個手工業老傳統,因此也起了大用——物勒工名!
《呂氏春秋·孟冬記》提到,“物勒工名,以考其誠。工有不當,必行其罪,以究其情?!?/p>
所有的手工業品,造好后要刻上工匠的名字,還有主管官員的名字,誰出了事都跑不了。古代工程營造,到了宋真宗年間起,也徹底舉國貫徹這硬標準,建筑竣工后,就要在相關地方,標明監工和工匠姓名,一旦出事,追責方便!
到了宋仁宗年間,這位出名好脾氣,被包拯噴一臉吐沫都不發火的皇帝,卻以一個“溫柔”的命令,更加提升了中國古建筑的品質:只要是新修的建筑,別管橋梁還是房屋,五年內出現塌陷問題,設計者和工頭,除了依法追究責任外,還要追打棍子。敢偷工減料?不是罰死,也得打死。這還僅僅是塌陷一個問題,屬于工程追責里最輕的!
也正是在北宋元符三年(1100)年,一本神書的問世,更令古代中國,降低了豆腐渣工程的可能:《營造法式》。
這部北宋將作監李誡編訂的建筑寶典,幾乎包括了當時科技條件下,所有安全建筑的硬標準,而且涵蓋從工程圖紙設計到選料規格等一切流程!以前出豆腐渣工程,還能拿疏漏當借口?,F在有了這本硬標準書,半點借口都找不到!
就連梁思成都是它的粉絲,他在《營造法式注釋》(卷上)中寫到“雖然書出版后不久,我就得到一部,但當時在一陣驚喜之后,隨著就給我帶來了莫大的失望和苦惱——因為這部漂亮精美的巨著,竟如天書一樣,無法看懂”
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?竟然讓梁大才子大呼“天書”?它究竟有多“神”?且聽我老科下回分解~
上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沒有了
?2019 湖南省科寶華宇材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ICP備案注冊號:湘ICP備19023606號-1
企業微信公眾號:kbjczixun 企業郵箱:kbgroup@kb668.com 免費熱線:400-660-7051